北宋《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云:“詩人六義,多識于鳥獸草本之名,而律歷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于此,與詩人相表里焉。”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草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在不同時期的畫家都有其不同的理解與展現。畫家李彥彬對畫荷有著更多獨特的理解與感悟。李彥彬的作品在畫面的構成上有濃濃的設計感與裝飾感。該幅畫尺寸不大,橫幅構圖,在有限的空間里,畫了一片碩大遮塘的荷葉;修長的荷梗盡頭有一朵落瓣荷花,嬌姿柔態,毫無凋零敗狀,呈現出別樣之美;兩只成熟的蓮蓬相互對望著,訴說著愛戀之情;兩根蓮藕出淤泥而不染,冰清玉潔。
李彥彬用夸張的寫意手法畫了秋蟬、螞蚱、蜻蜓、水黽、螳螂、蟋蟀等,這些大自然的生命體,栩栩如生,合諧歡暢。在設色方面也有自己特點,用雅淡的紅色直接點染荷花,襯以淡淡的彩墨渲染荷葉,用清新遒勁的線條寫就荷梗,包括各種草蟲在內的物象與荷花相結合,使得畫作充滿了動感,在紅黑、留白、濃淡、干濕的對比變化中形成鮮明的視覺效果,表現出濃郁的個人審美趣味,同時散發出勃然的生命力。
畫家在荷葉造型上,追求“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筆法隨著荷葉的造型變化而變化,借以荷花的水墨神采,傳達出他的情意。在構圖上重點突出荷韻的主體,善于剪裁,講求布局中的虛實對比與顧盼呼應,而且在該作品中,尤善于發揮與畫風相協調的書法在適當的位置題寫出來,書畫相融,展現出李彥彬在繪畫中的獨特藝術樣式。在畫法上,畫家畫荷不用筆線勾勒,而用墨色直接寫就,一氣呵成,充分利用不同墨色的自然滲化和銜接,來表現對象水淋淋的質感。
其形象的刻劃,或在精微之處更具寫實色彩或帶有一定的裝飾意味,如:大塊面的荷葉,使其筆墨更加簡練;或不求細節的真,往往以虛為實,筆簡意足。如:穿插其間的草蟲等畫面配角物象,通過夸張變形荷塘動靜狀態形象,使之含有圖案化的裝飾趣味,從而使筆墨線描和色彩暈染中取得了一種相獨立的審美價值,清秀寧謐的意境,為雅俗所共賞。
在《合聲暢懷》作品中以線條為主,筆法的轉折頓挫,線條的粗細濃淡,皆以所表現無塵潔白的質感或特色為依歸,大片的空白處理,計白當墨,虛實相生,足以使無畫處皆成妙境,充分展現《合聲暢懷》以意為之的主導作用,淋漓盡致地抒寫畫家的內心情感。
本次畫展是李彥彬近期繪畫的創作展,其中不乏經典之作,在這里就不一一評述了。可以預料待觀者看了本次畫展會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與贊美。
傅寶世于醍醐齋南窗燈下拙筆
李彥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