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名社,百十七年。題襟敘雅,證印傳箋。
金石彬蔚,鴻雪聯翩。溯從往哲,紹述先賢。
藝文砥礪,風采綿延。春秋俎豆,緬想人天。
茲行創例,網祭恭虔。時艱共克,素志彌堅。
初心永葆,大旨宏宣。健行厚載,于以勉旃。
尚饗!
創社四英
丁輔之(1879—1949),又名仁,原名仁友,字子修,號鶴廬等。浙江杭州人,后居上海。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出生書香世家,杭郡八千卷樓主人丁松生之孫。自幼受家庭熏陶,博學多能。治印宗浙派,蕭淡簡靜,秀雅純正,用刀勁健,布局安詳。書法以甲骨文著稱,繪畫偶作蔬果,亦艷雅動人。家藏西泠八家印章甚多,嗜之成癖,摹賞無虛日。輯有《西泠八家印選》、《硯林印存》、合輯《丁丑劫余印存》等數十種印譜刊行,皆彌足珍貴。作品集有《鶴廬印存》、《鶴廬詩詞稿》、《商卜文集聯》等多種。
王福庵(1880—1960),初名壽祺,又名禔,字維季,號屈瓠,別署羅剎江民,七十歲后自號持默老人。室名麋硯齋、春住樓。浙江杭州人,后居上海。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家藏漢魏六朝金石文字拓片甚多,幼承家學,喜集印章,自稱“印傭”。工書,凡鐘鼎籀隸無所不能。以篆刻名世,繼浙派薪傳,追溯秦漢,風格典雅蘊藉,秀麗飄逸,淳古厚重,用刀爽挺,精整透雅,史評為近世工穩印風代表大家,與吳昌碩比肩印壇。曾任民國政府中央印鑄局技正、故宮博物院鑒定委員。著有《福庵印存》、《麋硯齋印存》二十卷、《麋硯齋作篆通假》等,晚年同秦康祥編有《西泠印社志稿》行世。
葉為銘(1867—1948),又名銘,字品三、盤新,號葉舟?;罩菪掳踩?,寄籍杭州。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擅金石書畫,精金石考據之學,善篆隸,能鐫碑,治印宗法秦漢,融會浙派,風格平實安詳,樸茂厚重。著有《七十回憶錄》、《歙縣金石志》14卷、《葉舟筆記》8冊、輯有《廣印人傳》、《再續印人小傳》、《二金蝶堂印譜》、《鐵華庵印集》、《逸園印輯》、《遁庵遺跡》、《松石廬印匯》等,并編輯《西泠印社三十周年紀念刊》。偕吳昌碩精心選擇審定《金石書畫錄》10冊,其原件皆為西泠印社社員珍藏。
吳隱(1867—1922),原名金培,字石泉、石潛,號潛泉,別署遁庵。浙江紹興人,寓居上海。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幼家貧,客杭習鐫碑版。年輕時常結伴葉為銘從私塾戴用柏習古文、書法,刻苦研習書畫篆刻與文字學。篆刻風格多樣,渾樸蒼粹,摹漢宗浙,恪守規范。工書法,善山水花鳥畫。后移居滬上,經營書畫篆刻用品,精心研制“潛泉印泥”,整理出版印譜印論。編有《遁庵印存》、《浙西四家印譜》、《缶廬印存》等印譜幾十種,匯拓古銅、古磚、古陶、古泉,又匯集《遁庵印學叢書》25種、《印匯》150余冊。
歷任社長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樸、香圃,又字蒼石、倉石、昌碩,又作昌石,號缶廬。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1913年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詩書畫印博采眾長,自成一家,被譽為四絕,為縱跨近、現代的杰出藝術大師。書法初師顏真卿,后法鐘繇、王羲之,得力于石鼓文,筆力遒勁,氣勢磅礴。篆刻鈍刀直入,蒼勁雄渾。融書法、篆刻行筆、章法、體勢于繪畫,形成獨特畫風,對后世產生極大影響。著有《紅木瓜館初草》、《元蓋廬詩集》、《缶廬詩》、《缶廬別存》、《缶廬集》、《缶廬印存初集》4冊等。一生酷愛梅花,逝后安葬于余杭超山,以梅為伴。解放后,杭州、安吉、余杭上海等地建有五處吳昌碩紀念館(室)。
馬衡(1881—1955),字叔平,別署鍴廬、凡將齋。浙江鄞縣人,居北京。1947年被推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F代著名金石書畫家,篆刻家,印學家,鑒賞家,考古專家。曾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考古學研究室主任,1924年參與清室善后委員會點查故宮物品,故宮博物院成立后任古物館副館長,1933年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全國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著有《金石學概要》、《中國銅器時代戈戟之研究》、《新嘉量考釋》、《石鼓為秦刻石稿》、《漢石經集存》、《中國書籍制度之研究》、《凡將齋金石叢稿》等,印作編有《凡將齋印譜》、《鍴廬印稿》、《凡將齋印存》等。
張宗祥(1882—1965),原名思曾,字閬聲,號冷僧,又署鐵如意館主。浙江海寧人,居杭。1963年被選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長。著名書法家、版本學家,亦善繪畫,兼精岐黃之術。曾先后擔任浙江高等學堂、兩浙師范學堂教員,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華學堂教員,浙江軍政府教育司中等教育課課長,教育部視學,京師圖書館主任,浙江教育廳廳長,文瀾閣《四庫全書》保管委員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浙江圖書館館長,浙江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浙江分會副主席等職務。曾手抄古籍八千余卷,校勘《說郛》、《罪惟錄》、《國榷》等十余種,編有《鐵如意館手抄書目錄》,著《書法源流論》、《臨池隨筆》、《鐵如意館碎錄》、《臨癥雜談》等。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號沙村、僧郛等。浙江鄞縣人,居杭。1979年被選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長。著名學者,書壇泰斗。其書法諸體皆精,沉雄茂密,俊朗多姿,氣勢磅礴,江南及各地勝景多有題跡。篆刻不多作,然樸拙而富韻致,公推大家。曾任中山大學預科中文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學秘書,民國教育部秘書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浙江大學、浙江美術學院教授,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省考古學會名譽會長等職。編有《中國書法史圖錄》、《中國新文藝大系·書法卷》等,著有《浙江新石器時代文物圖錄》、《蘭沙館印式》、《沙孟海論書叢稿》、《印學史》、《近三百年的書學》等。
趙樸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1983年起任西泠印社名譽社長,1993年起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長。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愛國宗教領袖。曾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副部長、人事部副部長,上海市政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等職。趙樸初先生生前十分關心西泠印社建設,多次在京聽取匯報,指導工作。1996年,他聞知《西泠藝叢》即將復刊,寄來5000元人民幣資助。1997年為籌建中國印學博物館,他上書國家有關部門建議給予扶持,并為中國印學博物館題寫館名。
啟功(1912—2005),姓愛新覺羅,字元白,滿族,居北京。2002年起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長。早年受業于著名史學家陳垣,長期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中國古代散文詩詞教學和研究,對紅學、佛學等亦有精深研究,學識淵博,涉獵寬廣。書法、繪畫、舊體詩詞有“三絕”之稱。為著名文物鑒賞家和鑒定專家,對古代書畫、碑帖的鑒定尤為專精,獨具慧眼,識見非凡。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主要著作有《古體字體論稿》、《漢語現象論叢》、《論書絕句》、《論述札記》、《說八股》、《啟功書畫留影冊》等。
饒宗頤(1917—2018),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廣東潮州人,居香港。2011年被選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學貫中西,博涉古今,通曉多種語言文字,在傳統文史研究和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近東文明以及藝術、文獻等多個領域均有精深研究,出版學術專著逾八十種,發表論文五百多篇。精通琴、詩、書、畫,擅山水、人物,書法植根于金石文字,行草書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篆隸兼采金農、鄧石如之長,自成一格。歷任香港大學、法國巴黎高等研究院、美國耶魯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法國遠東學院院士等職,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曾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授“儒蓮獎”、法國文化部頒授高等藝術文化勛章、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勛章、香港藝術發展局頒授“終身成就獎”等多種獎項。2011年7月獲國際天文聯盟批準,將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
祭文撰文:王翼奇
供稿:西泠印社社委會社團事務處
責任編輯:高佳晨、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