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戰略部署,激活用好文博資源,引導書家深入經典,書寫時代,推動書法藝術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書法家協會啟動“在現場”主題創作系列活動。5月10日,由中國書協、湖北省文旅廳、湖北省文聯主辦,湖北省書協、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辦的“簡牘的世界:湖北先秦與秦漢簡牘考察”活動在武漢啟動。
中國書協主席孫曉云,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李昕,湖北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述永,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士軍,中國書協副主席葉培貴、張建會,鄭州大學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長李剛田,吉林大學教授叢文俊,湖北省文旅廳黨組成員、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余萍,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尚云,中國書法院原常務副院長李勝洪,湖北省書協榮譽主席徐本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湖北省書協主席孟慶星,湖北省書協副主席王勇、吳永斌、程新、樊利杰、瞿忠謀,武漢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章建育,武漢市黃陂區委書記何建文,黃陂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軍,以及當地書家代表等參加啟動儀式和相關活動。儀式由湖北省書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李勁松主持。
孫曉云宣布活動啟動。
李昕致辭表示,近年來,中國書協聚焦創作優秀作品中心環節,以主題創作為抓手,引導書家沉潛傳統,精研經典,深入生活,深入實踐,為時代而書、為人民而寫。構建“浸入式感受、體驗式書寫、主題性創作”三段式模式,提升書家解讀生活能力、文本組織能力、創作表達能力、藝術審美能力。舉辦“在現場”主題創作系列活動既是推進主題性創作,推動書壇守正創新,陶冶書家藝文兼備情性、技道雙修功底的有益探索,也是協力激活用好考古資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新時代地域書法故事的重要舉措。本次活動在實地調研考察基礎上,推動書法資源在寬廣社會文化格局中突顯價值、激發活力,引導書法工作者在經典的現場積淀、在時代的現場感悟、在創作的現場承續。
李述永致辭講到,湖北文化資源積淀豐厚,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年來,以楚文化為中心的文化文藝創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湖北是中國簡牘集中出土的重要地域,簡牘出土數量宏富,內容頗具特色。除了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社會研究價值,楚簡書法獨具一格的美學價值、藝術特點和藝術風格,也為開展書學研究提供了重要文獻資料。此次考察活動是將湖北省豐厚簡牘資源與新時代書法藝術相結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對加強楚簡書法的研究、創作和推廣,借助書法講好湖北故事,擦亮荊楚文化名片,具有重要意義。
張士軍在致辭中談到,湖北出土簡牘數十批,從書法史、書法藝術和文字隸變角度都頗值得關注和研究。用書法的視角解讀簡牘,可以促進簡牘文化的傳播,擦亮湖北楚簡這一文化標識。湖北文藝界、書法界將以此次考察活動為契機,繼續加強與文物考古研究院、博物館等單位的交流合作,努力挖掘簡牘的書法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用書法、用文藝講好湖北故事、中國故事。
孟慶星致辭表示,本次活動是為經典賦予新的時代意義,賡續新時代書法發展脈絡的有力思考,進一步豐富了湖北書法的內涵。湖北省書協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深入挖掘簡牘書法文化,學習、借鑒前沿書法理念與方法,鞏固湖北書法的根基與土壤,為荊楚書道的發展貢獻力量。
葉培貴主持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舉行的首場學術考察。方勤系統介紹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簡牘情況,研究院研究人員蔡丹、高一致詳細介紹了院藏睡虎地漢簡與周家寨漢簡的發掘、保存及學術價值等情況并進行了現場釋讀。
叢文俊解讀了該批簡牘在書法發展史與文字演變中的意義,提到我們要關注其書寫者以及背后的楚文化與藝術精神,不應只把它當作被資取的素材,更要發現并贊美其活的靈魂。李剛田談了該批簡牘的藝術價值與在當代創作中的使用價值,提到今天我們以湖北出土的簡牘為素材來進行主動的書法藝術創作,用新的藝術形式及筆墨語言來表現自然天成,將兩千余年前的書跡融入當代書法創作,是當代書法人的重要課題。
在學術講解和觀摩后,課題組成員與在場專家、書家針對當代書法創作進行對談,結合簡牘的學術價值、藝術內涵和當代書法審美,展開互動探討。
“在現場”主題創作系列活動——“簡牘的世界:湖北先秦與秦漢簡牘考察”,還將在武漢、荊州、荊門、孝感等地,通過調研考察、交流互動,打通學術與創作的內在關聯,引導新時代書家汲古鑒今、書寫時代,立足書法學視角闡釋新材料的藝術價值與學術意義,激活書法資源,拓寬學書范本,著眼書法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助推書法事業高質量發展。
圖片:孫海興
編輯:劉思源